深圳南山新增22个便民摊点 助力城市管理与民生需求平衡
发布日期: 2025-06-23

近日,深圳市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发布公告,宣布将在全区新增设22个摊贩经营场所。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规范流动商贩管理,同时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,推动城市“烟火气”与市容环境和谐共生。
新增摊贩经营场所的选址充分考虑了人口密度、交通条件和市民需求等因素,覆盖了南头、西丽、蛇口等多个街道。这些场所将优先吸纳本地低收入群体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入驻,并提供统一的设施和管理标准,确保经营有序、卫生达标。
南山区城管部门表示,此次扩容是落实深圳市“柔性管理”政策的具体实践。通过划定特定区域、明确经营时段,既保障了摊贩的生计空间,又避免了占道经营带来的市容问题。每个摊点将配备垃圾分类容器,并纳入数字化监管系统,实现“定点、定时、定责”管理。
值得注意的是,新设摊区将重点发展社区便民服务,包括早餐供应、修配服务和农副产品销售等民生类业态。部分点位还将试点“潮汐摊位”模式,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开放,满足上班族通勤途中的消费需求。
市民对此反响积极。家住桃园街道的李女士表示:“家门口新增的早餐摊点解决了上班赶时间的问题,而且价格比便利店更实惠。”区人大代表建议,未来可建立摊贩信用积分制度,通过动态考核实现优胜劣汰,持续提升服务质量。
据悉,22个新增场所预计本月底全部投入使用。南山区还将配套出台《临时摊点管理细则》,从准入机制、卫生标准、安全规范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,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城市摊贩治理新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