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一场春梦"究竟是不是成语?
心动的瞬间 春梦 金烔完 神话组合 成语 雄起雌伏 豆瓣 细胞发布日期: 2025-07-23

关于“一场春梦”是否属于成语的讨论,历来存在不同观点。从严格意义上说,它并未被收录于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等权威工具书的成语条目中,但其独特的语言结构和文化意蕴,确实引发了语言学界的持续关注。
从语法结构分析,“一场春梦”符合汉语四字格的基本特征,其中“春梦”典出唐代诗人岑参《春梦》的“枕上片时春梦中”,后被引申为转瞬即逝的美好幻象。这种由“数量词+隐喻性名词”构成的固定搭配,与成语“黄粱一梦”“南柯一梦”在语义和结构上高度相似。
值得注意的是,《汉语成语大辞典》将“春梦无痕”列为正式成语,而苏轼“人似秋鸿来有信,事如春梦了无痕”的诗句,更强化了“春梦”在汉语中的典故地位。这种“同源不同形”的现象,恰恰体现了汉语成语演变的复杂性——有些表达虽未获官方认定,却在民间获得近乎成语的传播度。
语言学家王力曾指出,成语的判定需具备三个要素:历史渊源、固定结构、引申意义。按此标准,“一场春梦”在宋元话本中早有记载,明清小说更常见其用来比喻虚幻经历,现代作家张爱玲也多次化用。其语义稳定性与“镜花水月”等公认成语相比毫不逊色。
当代网络语言的发展正在重塑成语边界。据北京大学语料库统计,近十年“一场春梦”的使用频率已超过部分冷门成语。这种语言现象提醒我们:活的语言永远在流动,或许某天,“一场春梦”就会像“打草惊蛇”那样,从俗语正式升格为成语。